于长生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心内一科
【患者李某,男,69岁】
主诉:胸闷痛、气短反复发作6年,加重伴放射性背痛7天。
现病史:该患6年来反复出现胸闷痛,气短症状,持续3-5分钟,休息后可缓解,1年前于某院行CAG示:LM:中段-远段约40%-50%狭窄;LAD开口呈 CTO闭塞病变;LCX:(-);RCA:近段狭窄约95%,LAD开通后植入3枚支架,RCA植入2枚支架。术后规律服药,偶有胸闷痛气短症状。入院前一周胸闷痛气短症状加重,发作频繁,伴有放射性背痛,每次发作持续5-10分钟不等,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4年,最高达220/110mmHg,平素口服贝尼地平4mg;2型糖尿病病史5年,平素规律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欠佳。
【体格检查】
血压158/93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音低钝,心率65次/分,律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浮肿。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凝血、肝肾功、离子、甲功、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未见明显异常,甘油三酯2.29mmol/L、LDL-C:1.84mmol/L、糖化血红蛋白6.1%。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临床诊断】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PCI术后
高血压3级 很高危
2型糖尿病
血脂异常
【用药情况】
阿司匹林肠溶片0.10 QD;
替格瑞洛片90mg BID;
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 QD;
泮托拉唑钠肠溶片40mg QD;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40mg QD;
盐酸贝尼地平片8mg QD;
阿卡波糖片50mg TID;
二甲双胍缓释片0.5 BID。
左主干分叉病变
LM:中段约50%-60%狭窄,LM末端-LAD开口(分出LCX处)支架内再狭窄约50%-60%,LCX开口约80%-90%狭窄,血流TIMI3级。
RCA近段-中段原支架内轻度再狭窄,约20-30%狭窄,血流TIMI3级。
手术策略
A. 经桡动脉手术;
B. LM末端-LAD开口原支架内再狭窄应用药物球囊,LM中段植入支架与原支架相连;
C. LCX开口病变药物球囊扩张,必要时行T支架技术。
分析思路:从造影影像可以看到,LM中段狭窄,LM末端-LAD开口原支架内再狭窄,LCX开口狭窄,病变类型属Medina1.1.1,LCX相对较小,且与主干成角接近90度,可先尝试LM末端-LAD开口支架内及LCX开口药物球囊对吻扩张,LM中段植入支架与原支架相连,若LCX开口出现夹层或扩张不理想,可考虑provisional T支架技术补救。
基于以下考虑:
√考虑到6F EBU内径及器械兼容性,弯型与解剖形态能够提供良好支撑力;
√结合患者超声升主动脉、主动脉根部内径宽度;
√EBU头端安全性。
最终选择:
6F EBU3.5型号
EBU TRA手术可实现三种支撑模式(含超强支撑),灵活控制支撑力和入冠深度治疗不同类型的病变
A
B
C
A: 常规对侧壁支撑, 提供优秀的支撑力;
B: 对侧壁+瓦氏窦支撑模式, 体外支撑模式,用于LM开口病变时可防损伤;
C: 独特 α支撑模式 , 提供额外的超强支撑力
EBU 操控灵活、入冠容易、适合90%以上左冠病例
小幅度的操作, 即可与前降支或者回旋支同轴;
适合不同的血管开口情况:向上,向下,平行等。
独特Full-Wall技术,全面实现 有力支撑、超大内腔、出色的可视性
Full-Wall 技术带来:
√超大的内腔
√更强的支撑力
√更好的可视性
√出色的抗折性
√1:1 扭控传导
6F EBU 0.071” 超大内腔,能胜任多种 TRA复杂病变的处理
分叉病变
STEP Crush/R-Crush/TAP/STEP V Jailed Balloon/KBT (<3.5 NC Sprinter Balloon);
边支保护
可兼容 3根GW+1支架/4根GW+1球囊;
CTO
微导管*2 或 Tornus 或 1 IVUS+1GW;
旋磨
可兼容操控 1.75mm及更小的旋磨头。
LAD及LCX分别进入一根导丝,中间支进入一根导丝保护,2.0*15mm预扩球囊扩张LCX开口,3.5*12后扩球囊扩张LM末端-LAD开口。
完成第一次对吻扩张后,LCX开口2.0*15药物球囊60秒扩张。
LM末端-LAD开口3.0*20药物球囊60秒扩张,完成药物球囊对吻扩张。
扩张后,LCX开口扩张不理想,考虑LM支架植入后,LCX行T支架技术植入支架。
LM 4.0*15mm支架精准定位并释放,与原支架相连。
LM支架血流通畅,重新进导丝穿远端支架网眼至LCX远端,后扩张LM支架。
送2.0*15mm预扩球囊至LCX开口处扩张支架网眼,随后送入2.25*13mm支架至LCX开口处精确定位。
LCX支架释放后,送入3.5*12mm后扩球囊与LCX内支架球囊完成最后对吻扩张。
术后影像
1、左主干分叉病变,选择合适的指引导管非常重要,6F EBU内径大、器械兼容性好,弯型与解剖形态能够提供良好支撑力,小幅度的操作, 即可与前降支或者回旋支同轴,适合不同的血管开口情况;
2、左主干分叉病变,尽量选择简单化的支架术式,尽可能避免复杂的操作步骤;
3、选择合适长度的支架、充分的扩张、避免支架贴壁不良及支架覆盖不全。
作者简介
于长生
心内科 副主任医师
辽宁省名中医宫丽鸿教授学术继承人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心脏康养分会 常务理事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健康产业分会 常务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 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青年委员
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心脏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律失常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