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水迷流综合征亦称灌注液错流综合征,这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遇见可以说是一件非常不愉快的事情,而同时又发生后囊破裂,那无疑更是雪上加霜。近日就遇到一例房水迷流,又发生后囊破裂的病例,现分享如下。
病例详情
患者为女性,92岁,因右眼白内障收入院拟行手术治疗。术前检查显示,右眼视力仅能辨识眼前指数,晶状体显著混浊,无法窥见眼底情况,眼压为14mmHg。
患者接受常规术前准备后,手术开始。术中,在完成撕囊步骤后进行水分离操作时,突发房水迷流现象。当超乳针头进入前房后,前房深度急剧变浅,眼球触感坚硬,眼压升高至T+3级,部分虹膜组织从主切口脱出。
考虑到患者高龄,行动不便,需依赖他人搀扶或轮椅行动,故通过静脉滴注高渗剂降低眼压的方法在此情况下并不适用。因此,决定采用球周浅眶阻滞麻醉,并同时施加眼球按压,以促进迷流的房水尽快吸收,从而降低眼压。
经过10分钟的眼球按压后,检查发现眼球已变软,眼压显著下降,手术得以继续进行。随后,降低灌注瓶高度后继续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当超乳针头再次伸入前房时,已能形成足够深度的前房。然而,在处理最后一块核块时,超乳针头不慎接触后囊,导致后囊出现一小破口。但在撤出超乳针头后,由于后房压力的作用,后囊破口迅速扩大。
在清除残余皮质后,采用前囊口夹持技术,将Akreos AO人工晶状体(由美国博士伦公司生产)的四个袢以对角线方式两两置入前囊下及前囊前,使人工晶状体光学面恰好被前囊口夹持,从而有效阻断了后方玻璃体的脱出。
患者术后第一天,右眼裸眼视力0.6,角膜透明,前房清,瞳孔圆(因检查需要进行了扩瞳),人工晶状体位正,眼压13mmHg。
讨 论
房水迷流现象通常在超声乳化手术进行过程中,或是注吸皮质阶段因眼压升高而被察觉,然而其发生于水分离阶段的情况相对较为罕见。北京爱尔眼科医院的李绍伟院长曾报道过一例类似病例,与上述提及的情形颇为相似。
Andrzej Grzybowski等人将房水迷流这一现象命名为急性术中岩石样硬眼综合征,其典型特征表现为前房极浅,且不存在脉络膜上腔积液或出血现象,同时亦无明显的虹膜-晶状体隔病变。该综合征往往在看似顺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突发,尤其在远视眼患者中更为多见。
急性灌注液错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基于平衡盐溶液通过悬韧带纤维的不适当流动。此外,这种综合征亦被描述为可能在初次手术后的数小时至数月,甚至数年内发生。
恶性青光眼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与房水迷流有相似之处,均基于睫状体阻塞房水流动的机制,导致房水向后错误地进入玻璃体腔或玻璃体后区域。针对此类情况,需实施玻璃体减压术,理想情况下应进行玻璃体囊膜虹膜切除术。若患者仍保留晶状体,则需同时进行白内障摘除手术。
李绍伟院长总结的房水迷流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包括浅前房、长眼轴、高龄患者、情绪紧张状态,以及内科疾病如结缔组织病等。此外,高血压和糖尿病也被列为该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之一。
房水迷流通常的保守处理是:
1.缝合主切口,纱布包眼,安静休息,20%甘露醇快速静滴。眼压下降,前房形成后施行手术。
2.缝合主切口,终止手术。回病房后予20%甘露醇快速静滴。次日手术。
手术处理(保守处理无效的情况下)是:
1.可行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腔穿刺(可抽出水样玻璃体液,建议抽取0.2ml左右,或以前房形成为度)
2.可行经睫状体平坦部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形成前房后,完成白内障手术。
李绍伟院长认为行玻璃体抽吸,创伤大。他是通过轻柔小心地抽吸前房粘弹剂和水分。希望把后房水吸出来。
术中灌注压不够,加高灌注压无用,只能小心慢慢吸。
术中虹膜仍会不停的脱出,充分应用粘弹剂恢复虹膜。灵活运用辅助沟进行手术。
虹膜反复脱出可以使用缩瞳剂。充分水密,形成前房。
该例患者为高龄人群,且伴有心脏病史,日常行走亦存在困难。经检查,其眼轴长度为23.57mm,前房深度为2.99mm,并不属于短眼轴、浅前房、小眼球的范畴。在手术过程中,曾尝试通过侧切口释放房水以缓解症状,但效果并不显著。
鉴于患者行动不便,且需综合考虑其心脏承受能力,因此未采用静脉滴注甘露醇的方法来降低眼压。相反,我们选择了球周阻滞麻醉,并结合眼球按压的方式,同样成功促进了错流灌注液的排出,有效降低了眼压。
由此可见,在面临术中急性房水迷流综合征时,及时终止手术并采用局部阻滞麻醉配合眼球按压的方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策略。
此外,考虑到患者植入的是四袢Akreos AO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由美国博士伦公司生产),在手术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金海鹰教授所发明的对角线袢夹持技术。具体而言,就是将对角线上的两个袢置于前囊下,而另外两个袢则置于前囊前。
该方法的好处一是通过囊口夹持,人工晶状体位置稳定。二是阻断玻璃体脱出。三是阻挡后房残留粘弹剂向前房移动而导致眼压升高,出现继发性青光眼。
根据经验,患者一眼发生房水迷流,另一眼手术时发生房水迷流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
在临床实践中,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曾有患者在一侧眼睛进行白内障手术时出现了房水迷流的情况,令人遗憾的是,时隔六年,该患者在接受另一侧眼睛的白内障手术时,再度遭遇了同样的房水迷流问题。鉴于此,在为患者进行对侧眼白内障手术时,必须提高警惕,格外留意相关风险因素。
综上所述,房水迷流综合征有可能在超声乳化手术的任意阶段发生。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及时终止手术进程,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眼压,是确保手术能够顺利完成的关键所在。在紧急处理方面,术中采用眼周阻滞麻醉联合眼球加压的方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声明:本文转载于<e讯视界>,以上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