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水肿需要手术?
拿到 MRI 报告,看到 "椎体水肿信号改变,椎体高度未见明显改变" 的描述,很多患者会困惑:
这是不是骨折?
要不要做椎体成形手术?
手术对这种 "不严重" 的情况有效吗?
今天结合最新医学指南和临床证据,一次性讲清楚这类病例的诊疗关键。
一、先搞懂:水肿信号意味着什么?
1、水肿 = 新鲜骨折的 "信号灯
MRI 上的T2 高信号 / STIR 高信号(水肿信号),代表椎体骨折区域的骨髓水肿,说明这是 急性 / 亚急性骨折(受伤 2-8 周内)。 划重点:即使椎体高度没明显下降(压缩率<25%),只要存在水肿,就提示骨折处于 "活跃期",局部炎症反应强烈,这正是疼痛的主要来源!
2、这些情况要警惕!!!
二、手术 or 保守?关键看这 3 个条件!
1、建议手术的 3 大核心条件
1.中重度疼痛持续不消:疼痛评分(VAS)≥4 分(10 分制),尤其是静息痛、夜间痛明显,严重影响睡眠和生活。
2、腰椎手术 vs 保守治疗对比表
三、国际指南力挺:这类情况手术更有效!
1、水肿是手术明确适应症
2023 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疗指南》明确指出:只要 MRI 显示骨髓水肿,且存在与病椎相关的疼痛,无论椎体高度是否改变,都是椎体成形手术的合理选择!
2、预防椎体塌陷黄金窗口期
对早期 Kummel 病(椎体真空裂隙 + 水肿信号),手术可将椎体塌陷风险从65% 降至 22%,尤其适合不愿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
四、手术怎么做?这 2 个细节很关键!
1、选 PVP 还是 PKP?
2、术后必须做好这 3 件事!
五、给患者的一句话总结
-END-
声明:本文转自<脊柱e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