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内侧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IUK正天)
一、病例介绍
女性患者,75岁,左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8年余。
体格检查:左膝内翻畸形,约6°,无屈曲畸形。屈曲20°外翻应力下内翻畸形可纠正,屈曲90°可自行纠正。内侧关节间隙处压痛阳性。活动度:0°~110°。
X-Ray:左膝内侧间隙明显狭窄,站立位内侧间隙消失,外侧间隙正常,膝关节稳定。
诊断:左膝关节内侧间室OA。
二、术前X片

术前透视片

三、手术视频

四、术后X片

第五期:内侧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IUK正天)技术要点
1、摆台

摆台: 麻醉区与手术区分开,常用器械在术者前方的托盘上(位于腹部上方)。
手术护士站在手术侧下肢对侧,术者在手术肢体正前方,助手在两侧器械师在术者右后方。
二、体位

悬挂体位: 腿架托在大腿中央1/3处,屈髋35 -40°,小腿自由下垂,膝关节屈曲110°;
腿架不妨碍膝关节活动,膝关节至少能屈曲125°;
腿架支撑杆垂直于地面(正面观、侧面观);
髌骨没有旋转,正对正前方。
三、标记

标记胫骨垂直截骨线,以不损伤ACL为原则,在胫骨内侧棘突顶点内侧1-2mm,或者在胫骨内侧棘突顶点与内侧髁外侧壁中央。
标记胫骨水平截骨线,磨损不严重,标记磨损最低点下方5mm(骨赘下方);磨损严重,标记线在最低点下方2mm,或与最低点齐平(先截去胫骨平台前部,显露磨损最低点)。
四、胫骨垂直锯切
宽度:胫骨内侧棘突顶点内侧,通过ACL边缘。
旋转:锯片与胫骨截骨块前面垂直。

锯切:尾端下压,先锯透前侧皮质,然后逐渐放平,锯透后侧皮质,切忌抬起摆锯手柄,以避免损伤后侧皮质。
5、胫骨水平锯切

在做水平截骨之前插入一个MCL牵开器,确保牵开器位于锯片和MCL之间,以保护MCL深层。
后侧皮质一定要锯透,内外翻锯片,骨块松动。避免使用骨刀凿,防止后壁骨折。
胫骨截骨五要素:(宽度、厚度、内外翻、内外旋、前后倾)
A. 宽度:尽可能宽,但不超过胫骨内侧棘突的顶点
B. 厚度:磨损最低点下方4-5mm,截骨量与磨损程度密切相关
C. 内外翻:截骨导杆与胫骨前缘平行(冠状面)
D. 内外旋:垂直锯片与胫骨截骨块前面垂直,宁内旋,勿外旋
E. 前后倾:截骨导杆与胫骨前缘平行(矢状面),后倾5°
6、标记股骨截骨起点

标记股骨假体中线:对应间隙测块中点,在股骨髁做垂直于测块的标记线。
标记股骨假体前缘:在间隙测块前缘与股骨髁远端接触点进行水平标记,作为股骨假体前缘标记线。
7、股骨钻孔导向器定位

挑选股骨钻孔导向器大小:合适大小的钻孔导向器弧面与股骨髁远端贴合,且前缘位于股骨假体标记线附近。
固定髓外股骨钻孔导向器:导向器下方插入股骨间隔器,确保导向器紧贴股骨后髁,居于股骨中线上,固定。
钻孔:通过导孔分别钻上、下孔。

非髓依赖定位器械(3.0 versions)
8、股骨锯切

插入后髁截骨器:将与钻孔导向器同型号的后髁截骨器插入上下钻孔内,固定钉固定。
股骨水平截骨:锯片插入水平截骨槽内,保持轻微下压,确保锯片紧靠后髁截骨器的下表面。
股骨后斜截骨:根据屈伸间隙的差值,在股骨远端插入合适厚度的垫片,然后进行后斜截骨。
9、初次研磨

股骨远端初次研磨:0号导向柱插入下孔,挑选与股骨钻孔导向器同型号的球形磨钻进行股骨远端研磨。
通过摆锯修整上孔至下孔间未研磨的骨质,使其适合股骨假体最前缘形状。
10、间隙测量

安装股骨试模:选择与后髁截骨器同型号的股骨假体试模,击打器将其击打到位。
测量屈曲间隙:膝关节屈曲110°,插入不同厚度的间隙测块测量屈曲间隙,确保9mm间隙测块自由进出。
测量伸膝间隙:膝关节屈曲20°,插入不同厚度的间隙测块测量伸直间隙,以膝关节完全伸直为合适厚度。
11、屈伸间隙平衡

屈伸间隙平衡公式:屈膝间隙(mm)-伸直间隙(mm)=股骨远端继续研磨截骨的厚度(mm)。
二次研磨:选择相应型号的导向柱插入下孔,进行二次研磨。
屈伸间隙平衡:插入股骨假体试模,再次测试屈伸间隙,若平衡,则开始胫骨侧最后准备。
12、试模复位

将胫骨试模、股骨试模、垫片复位。
作者介绍

涂意辉 教授
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杨浦医院关节外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 全国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保膝学组副组长;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骨关节保护与健康分会副会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膝关节部分置换研究学组副组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膝关节保护与矫形学组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关节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关节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委员;
英国牛津大学Nuffield 骨科中心 fellow;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生物骨科材料临床研究杂志》编委。
-END-
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作者涂意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