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期:内侧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MUK- ZUK- JUST)
一、病例介绍
男性患者,72岁,左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5年余。
体格检查:左膝内翻畸形,约5°,无屈曲畸形。屈曲20°外翻应力下内翻畸形可纠正,屈曲90°可自行纠正。内侧关节间隙处压痛阳性。活动度:0°~110°。
X-Ray:左膝内侧间隙明显狭窄,站立位内侧间隙消失,外侧间隙正常,膝关节稳定。
诊断:左膝关节内侧间室OA。
二、术前X片

术前透视片

三、手术视频

四、术后X透视片

第七期:内侧固定平台UKA技术要点(MUK、ZUK,JUST假体)
1、标记股骨假体前缘

通过以下三种方法确定股骨假体前缘:
1.完全伸直膝关节,识别并标记胫骨平台与股骨髁前侧接触点;
2.股骨髁远端软骨磨损区与残留的正常软骨交接区(半月板压迹);
3.处股骨髁间窝顶部前上0.7-1cm。
三种方法高度重叠,均可使用。
2、胫骨平台半脱位,标记胫骨截骨线

一把Hoffman经过髁间窝插入胫骨平台后侧,将胫骨平台前脱位,充分显露骨平台;
标记胫骨截骨宽度: 从 PCL 附着点的内侧开始向前延伸,经过胫骨棘突内侧,最后延伸至胫骨结节内侧的三分之一;
标记胫骨截骨厚度: 在胫骨平台中央磨损最低点下方4-5mm处。
3、安放置胫骨截骨导向器

截骨导向器导杆的远端对准踝穴中央,踝轭指向第二趾,导杆与胫骨前缘平行(冠状面);
调节截骨导向器导杆远端,使其距离皮缘2cm,与胫骨前缘平行(失状面)。
4、胫骨近端垂直截骨

沿着已标记的纵线做垂直截骨,先锯透前侧皮质,然后放平锯片,再锯透后侧皮质;
宽度:尽可能宽,以不跨过胫骨内侧棘突顶点,不损伤ACL纤维束为原则;
方向:锯片方向与胫骨矢状轴剖面一致,与胫骨截骨导块前面垂直。
5、胫骨近端水平截骨

插入骨膜剥离器和Z形拉钩,沿着已标记的横线做水平截骨,后侧皮质一定要锯透;
厚度:尽可能薄,以能创造屈曲间隙9-10mm 为原则;
后倾:胫骨截骨导块上表面平行于胫骨平台斜坡,通常沿着自然后倾7-9°进行锯切。
6、安装股骨远端截骨导板

膝关节完全伸直,试插合适屈曲/伸直间隙间隔块厚端,其下面与胫骨截骨面齐平,上面与股骨髁远端接触,用电灼通过其上面在股骨髁上划线(股骨远端预截线);
根据实测屈伸间隙大小,算出股骨远端截骨量,选择合适型号的股骨远端截骨导板/下方插片,插入间隙,1枚带螺纹钉牢固固定。
7、股骨远端截骨

保持膝关节伸直位,一定持续压力下进行股骨远端截骨。一次锯透,但要避免锯切过深,以免损伤膝关节后侧软组织;
合适屈曲/伸直间隙间隔块的厚端顺利插入伸直间隙。
8、安装股骨二合一截骨器

屈曲膝关节,将合适的二合一截骨器紧贴股骨远端截骨面,导板紧贴股骨后髁,1枚有头螺纹钉拧入顶部固定孔中,旋转导向器,直到导板与胫骨的截骨面平行;
1枚有头螺钉拧入前倾固定孔中,1个短头固定螺钉拧入最靠近髁间的中间孔内中。
9、股骨二合一截骨

把股骨钻插入前柱孔内钻前柱,插入股骨固位栓以提高稳定性,随后钻后柱;
通过截骨器截骨狭槽锯切股骨后髁;
取出前方股骨固位栓,通过截骨器的狭槽进行斜切。
10、胫骨测量

在胫骨截骨面上放置胫骨测量器,钩住胫骨平台后侧皮质并向前拉,初步确定胫骨假体型号;
使用往复锯通过胫骨测定器狭槽在胫骨截骨面上开槽。
11、胫骨最后准备

将同型号的胫骨平台试模,放入开槽后的胫骨截骨上,敲击到位,短头螺钉固定;
使用胫骨钻,钻2个胫骨固定栓孔。
12、试模复位

膝关节极度屈曲,插入股骨假体,骨锤敲击到位;
将垫片试模底部的滑轨滑入胫骨假体试模的沟槽中;
假体试模间隙插入2毫米薄片,以确保间隙不会太紧,在屈伸时恢复适当的韧带张力,有1-2mm松弛度。伸直时1mm,屈曲时2mm 松弛度为最佳效果,此时的垫片厚度最佳。
作者介绍

涂意辉 教授
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杨浦医院关节外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 全国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保膝学组副组长;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骨关节保护与健康分会副会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膝关节部分置换研究学组副组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膝关节保护与矫形学组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关节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关节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委员;
英国牛津大学Nuffield 骨科中心 fellow;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生物骨科材料临床研究杂志》编委。
-END-
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作者涂意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