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WHO提出心脏康复,其定义是:要求保证使心脏病人恢复适当的体力、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使患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可能在社会上重新恢复尽可能正常的位置,并能自主生活。
目前,我国在心脏康复工作方面认识不足,相关工作较少,不能有效的开展心血管疾病病人的心脏康复工作,临床上单纯重视急性治疗,对于改善生存质量及促进社会回归收效有限。 11日下午,在第21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2019 SCC)上,广东省人民医院郭兰教授对中国心脏康复的发展及新思路做了详细阐述,现小编总结如下。
2017年,我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我国心血管患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预测现心血管病患人数达2.9亿,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首位。2004年至今,心脑血管病住院费用年均增速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医疗负担日益加重,心血管病患者普遍存在活动耐力下降,生活质量差,无法正常工作,给家庭也带来沉重的负担。
所以更多的人需要心脏康复/二级预防,同时心脏康复被证实了可以降低心梗后的死亡率和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1991年成立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病专业委员会,1995年制定了《心脏分级运动试验结果判定标准》(讨论稿),我国大部分省市已经开展了心脏康复, 促使我国康复心脏病学迅速发展。近几年在胡大一主任的大量倡导和推动下,心脏康复在中国的发展已有了明显的进步,冠心病康复的专家共识已制定并已发表,五大处方也已陆续发表,多间医院都在陆续开展或准备开展心脏康复。
全国目前有300-500家心脏康复中心
心脏康复的分期
Ⅰ期康复为住院期间康复
Ⅱ期康复为出院后早期康复或门诊康复,该期运动训练需心电、血压监护,至少需要3个月;
Ⅲ期康复为院外长期康复,也叫社区或家庭康复,是维持已形成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以减少心血管风险。
心脏康复的评估工作
医疗评估(体格检查和移动能力)
心肺听诊
周围血管脉搏触诊
肌肉和骨骼强度和灵活性初步评价
自我照顾评价
包括HR、BP、ECG、活动后症状监测
以及诊断、症状、危险因素、其他病、住院情况手术情况、药物剂量和方案、过敏史、其他习惯如酒精、药物的滥用、运动史、工作史(体力or脑力?个体化运动方案)、心理社会状况(例如:抑郁症患者参与心脏康复可能性较低)
总之,心脏康复个体化因素较多,需要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
运动试验的不同方式
症状限制性CPET(心肺运动测试)
Stress Echo(负荷超声心动图)
6MWT(6分钟步行试验)
ET(运动试验)
通过以上多种方式,整体评估患者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患者全程的主观感受,根据实验结果,个体化制定运动方案。
心脏康复的五大处方
1. 运动处方
2. 营养处方 根据文化、饮食喜好及心血管保护来制定营养方案,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在6~12个月内减轻体重5%~10%,使BMI维持在18.5~23.9 kg/m2;腰围控制在男≤90 cm、女≤85 cm;
3. 心理处方 对于评估结果提示为重度焦虑抑郁(PHQ-9或GAD-7≥15分)的患者,请精神专科会诊或转诊精神专科治疗;
4. 戒烟处方 需用明确清晰的态度建议患者戒烟。药物结合行为干预疗法会提高戒烟成功率;
5. 药物处方 循证用药,根据病情应用心血管保护药物。
1.有氧运动
推荐持续或间歇性的重度强度运动训练(最大心率的50-80%)
持续中等强度运动训练模式
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模式
传统的运动方案中能量消耗是适中的(700-800Kcal/wk),对于肥胖患者,高耗能运动循环(3000-3500Kcal/wk)能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2.抗阻运动
包括坐姿上肢前推、肱二头肌训练、肱三头肌训练、颈后屈伸、下肢负重屈伸、下肢负重屈伸、腹肌练习、俯卧腿弯举、坐位下肢屈伸、腓肠肌训练等。
心脏康复对心血管疾病的获益
心脏康复/二级预防可以使总死亡率下降8%-37%,心血管死亡率下降7%-38%,一年内猝死风险下降45%,反复住院及反复 PCI、CABG明显减少、可减少医疗费用,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高血压
运动训练可以纠正高血压危险因素,调节造成高血压的机制,从而控制血压,使血压下降。
糖尿病
运动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益处包括促进血糖控制、减少体脂和体重指数、降低降糖药物的需求和改善运动耐量。
2013年ESC糖尿病诊疗指南中推荐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1类)或有氧和抗阻相结合的运动训练(1类)。这种联合运动方式增强了有氧和抗阻运动方式的协同作用。
心衰
ACTION研究结论:虽然未达到预期目标,但研究结果肯定了心力衰竭患者强化运动治疗的益处。也证实了稳定性心衰患者进行运动治疗的安全性。运动治疗是稳定收缩性心衰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肺动脉高压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对30名重度肺动脉高压(平均肺动脉压力50mmHg)患者进行中等强度运动训练和呼吸训练,其6MWT提高22%,生活质量评分、WHO功能分级和峰值耗氧量均有改善,但肺动脉高压这类高风险人群进行运动训练的益处仍需进一步研究。
先天性心脏病
美国和欧洲指南均推荐这类患者参加体育锻炼。
外周血管疾病
运动训练对于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跛行患者,具有确切的疗效。2016年 ACC/AHA外周血管疾病管理指南中建议该类患者进行监测或无监测的运动训练(A类)。指导性锻炼每次至少应该进行30~45分钟,每周至少坚持3次,至少持续12周。
心脏康复的未来展望
心脏康复/二级预防计划能明显提高心脏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病人复发和死亡,但是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更新理念、转换模式、确定心脏康复的重要地位,相关医疗保险是滞后的,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二级预防相关的保险将会增加,相关政策的改变将影响数百万心血管疾病患者,并促进他们成为更健康的群体。应该推荐患者参加全面促进心脏康复/二级预防计划,同时对收缩性或舒张性心衰、糖尿病、肺动脉高压和先天性心脏病运动治疗效果的应进行进一步研究,进一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