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骶髂关节源性腰痛(Sacroiliac joint pain)是指来源于骶骨与髂骨连接处的局部疼痛反应,且疼痛可被骶髂关节激惹复制,选择性骶髂关节局麻药注射或关节周围射频可短期缓解疼痛。危险因素包括腰椎融合手术后骶骨固定、重体力劳动、妊娠、脊柱侧弯、下肢不等长、步态异常和创伤等。
据报道,慢性腰痛患者中15-30%是来自骶髂关节病变。腰椎融合术后再发腰痛的患者中40%是因骶髂关节障碍。

慢性腰痛
一、容易忽略的关节:骶髂关节
图:骨盆的稳定性。骨盆的稳定性是通过特定解剖学特征(形状闭合,form closure)和肌肉和韧带产生的压力(剪力闭合,force closure)的组合产生的
二、骶髂关节功能障碍: 骶髂关节源性腰痛
三、诊断
1. 临床表现
2. 骶髂关节疼痛激惹试验
4. 诊断流程
首先,骶髂关节后韧带区域穿刺并不危险!在骶髂关节的后韧带区域,没有发现重要的血管或神经,因此,不必担心注射针会造成严重的神经或血管损伤。


图:常将骶髂关节的后部分成四个部分。包括3个骶髂关节腔后面的韧带间室(区域1-3)和头侧的一部分(区域0)。(a: 横向视图,b: AP视图)

图:针插入的后韧带区域。a:斜面观,b: 侧面观。将注射针插入关节腔后面的四个部分

图:四个部分的解剖结构。区域0主要包括腰骶韧带(lumbosacral lig.)的一部分和骶髂韧带(sacroiliac lig.)的上部。区域1和2由骨间骶髂韧带(interosseous sacroiliac lig.)和后骶髂韧带(posterior sacroiliac lig.)组成。在区域3中,后骶髂韧带和骶髂韧带附着于髂骨和骶骨

图:注射针穿透区域的解剖结构。(左)表层:在髂骨与脊柱间附着于骶骨上的胸腰筋膜(thoracolumbar fascia)。(中)中间层:多裂肌与后骶髂韧带覆盖在关节间的一部分。(右)深层:紧密连接在骶骨与髂骨上的后骶髂韧带、骨间骶髂韧带和骶结节韧带(sacrotuberous ligament)

图:透视下骶髂关节注射所需的物品。a:造影剂,b:2%利多卡因, c: 5 ml注射器, d: 23号脊柱穿刺针(90 mm), e: 23号针头(60 mm )
为了确认局麻药扩散的程度,使用2%利多卡因和造影剂(混合比1:1)的混合物。但通常不使用泼尼松龙等类固醇。其原因是大多数骶髂关节疾病的疼痛是由功能障碍引起的,而不是由炎症引起的。因此,类固醇不会对关节功能障碍有效。

图:患者在透视床上的体位。a: 患者处于俯卧倾斜位,患侧向下。b: 骶髂后关节周围区域分为四个部分(区域0-3)。c: 俯卧倾斜位的骨模型。d:针插入图

图:反斜视位对于检查针尖位置非常有用。患侧朝上,关节腔的后缘与针尖之间的距离可以在反斜视位上明确

图:两个用于将穿刺针定位至四个部分的皮肤穿刺点,注射量为2ml以内

图:0区注射。a: 在骶骨的上部外缘附近注射。b: 在髂骨上部外缘附近注射。红色箭头表示针尖。0区注射,可降低穿入盆腔的风险

图:1区注射。a:患侧斜视位。b: 反斜视位:可以确认针尖。通常,穿刺针针尖进入骶髂关节后缘是有些难度的

图:1区穿刺关键点。a: 轻微插入针头。b: 在握住针的同时滑动皮肤以使针弯曲。c: 将弯针穿刺至目标区域

图:2区注射。a: 斜视位图像。b: 患侧的反斜视位。确认针尖的深度

图:3区的解剖和针的靶点。a: 骶髂韧带和骶结节韧带附着在骶骨和髂骨上。b: 插入骶骨侧。c: 插入髂骨侧。在图中,×表示注射部位; 红色箭头表示针尖

图:0区相关疼痛。髂嵴与大腿侧面和前面的疼痛

图:1区相关疼痛。从臀部到腹股沟区的疼痛

图:2区相关疼痛。从臀部到大腿后部的疼痛

图:3区相关疼痛。从臀下部到大腿后部的疼痛

图:骶髂关节周围的床边注射。床边注射非常容易,门诊即可开展。(a)注射区域。(b)注射场景。(c)穿刺针的方向
四、鉴别诊断
五、治疗
1. 保守治疗
1.1 骶髂关节注射
1.2 药物治疗
1.3 橡胶骨盆带
1.4 手法治疗
2.1 侧入路:iFuse固定系统 The Lateral Approach: iFuse Implant System
2.2 后路:DIANA技术 The Posterior Approach: DIANA Method
2.3 前路:骶髂关节融合 The Anterior Approach: Our Anterior SIJ Fusion
参考文献:
1. 2019 - Sacroiliac Joint Disorder - Accurately Diagnosing Low Back Pain
2. J Bone Joint Surg Am. 2019;101:400-11
来源:本文转载自Spine脊柱,作者李永超医生,仅用于学习交流!

李永超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博士生
师从谭军教授和彭宝淦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