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的根管治疗,与成人的恒牙治疗只能说相似,包括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三个主要步骤。
但是想要做好,就要注意细节,细究起来,和恒牙根管治疗又是差异万千。
 
            
           
           
          
         
        
 
        
       
      
     
     
     乳牙根管一次治疗是一次性完成根管预备、根管消毒、根管充填和牙体充填,适用于牙髓感染而未累及根尖周组织的情况。 
     
     
     多次治疗是第1次根管预备后髓腔及根管内封入消毒药物,诊间封药1~2周后复诊,第2次检查无明显临床症状时,根管消毒后进行根管充填。若症状仍存在,则需要多次换药直到症状消失,再行根管充填。适用于牙髓感染累及根尖周炎,伴有牙龈脓疱、窦道等情况。 
     
     
    
 
    
 
     传统观点认为,牙髓坏死,疼痛明显,伴有牙龈脓疱、窦道等情况时进行根管治疗,多次治疗的成功率相对较高。 
     
     
     然而近年来有研究指出,即使是根尖周受累及的患牙,一次治疗与多次治疗的预后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一次性治疗不仅更节省时间并减少治疗费用,还能减少焦虑儿童的压力,乳牙根管治疗更倾向于一次完成。 
     
     
     可以根据患儿的配合情况、病情严重程度、双方的时间安排等等,与家长进行必要沟通后,选择一次或者多次治疗。传统的治疗没有错,近年的一次性治疗也值得尝试。
 
     
     
    通过CBCT技术对乳牙根管系统进行研究,发现乳牙根管的基本规律如下:
 
    
 
     
    
 
    2、上颌乳磨牙大部分有3个牙根,近颊根可能有1~2个根管,远颊根和腭根一般只有1个根管。远颊根和腭根有的会融合;但也有很少数存在5-6个根管,比如小编最近遇到的乳5牙,近颊2个,远颊1个,腭根2个。
 
     
     3、下颌乳磨牙的近中根常见2个根管,远中根常见1-2个根管;近中根最常见Vertucci’s types Ⅳ类结构根管,远中根最常见Ⅰ类结构根管;少数存在5个根管。 
     
    
 
    
 
    
 
    所以临床操作中,需要把髓室顶完全揭掉,把髓室清理敞亮,结合解剖形态,才能找全根管。
 
     
     
 
      
     由于乳牙牙根的弯曲度较大,牙根又处于不断吸收中,根管治疗操作一定要小心谨慎,拔髓针不可插入根管过深。
 
     
 
     拔髓针过深、过紧都很容易卡住,不仅难于拔除牙髓,还难于抽出,容易使拔髓针折断于根管中。
 
     
 
     另外请记住一串数字:45788(单位:岁)
 
     
 
     这个是乳牙A--E牙根开始吸收的时间,用于判断乳牙牙根吸收的时间,这对于临床决策和操作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辅助判断患牙牙根是否吸收、吸收到什么程度等!e.g.乳牙D牙根开始吸收的时间是7周岁,今年患者为10周岁半,那牙根就吸收得差不多了!
 
      
      
      由于乳牙根管较粗,根尖孔大,并且可能伴随生理性或病理性吸收,因此确定乳牙根管工作长度是临床工作的难点。 
      
      
      若误判工作长度过长,可能导致根管过度预备而损伤恒牙胚;反之如果担心恒牙胚受损,根管长度过短,会导致根管预备不足,造成根管内感染机会增加。 
      
      
      手感法或者X线片是传统的估计根管工作长度的方法,也是乳牙根管治疗常用的根管工作长度测定方法。 
      
      
      目前临床常用测长仪,与X线片相比,无论乳牙根是否发生吸收,根测仪所获得根管长度的准确率均较X线片高。 
      
      
     
 
      
      在乳牙的牙根稳定期,结合影像学和根测仪的结果来判断乳牙根管的工作长度可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如果你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那么在确定工作长度时候,先看X线片,有个预估,再实际操作感觉一下手感、结合患儿疼痛程度、根管内出血情况,快速做出第二次判断,最后用测长仪,仔细测量长度,结合三种方式,确定最终的根长。 
      
      
     机用镍钛锉已经非常普及了,如果你还在用不锈钢锉,或者手用镍钛锉,那么也可以考虑一下提高工作效率哦。
 
     
 
     机用镍钛器械在预备时可使根管中上部充分展开,避免形成台阶及根尖堵塞,缩短预备时间,提高预备效率,有利于根管冲洗、消毒和充填,还可防止器械滑脱引起误吞等严重后果。
 
     研究发现,机用镍钛机械相较于手用预备,引起的术后疼痛更少,残屑推出根尖孔发生率更少,远期预后更好。
 
      
      由于乳牙根管解剖形态的特殊性,根管机械预备通常并不能完全去除感染物质,因此根管冲洗在乳牙根管治疗中非常重要。 
      
      
      乳牙根管治疗常用的冲洗药物包括过氧化氢、氯己定、次氯酸钠、EDTA、臭氧水、MTAD溶液等。 
      
      
      传统的乳牙根管治疗是利用过氧化氢及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根管,但过氧化氢对根尖刺激性较强,易引起皮下气肿。 
      
      
      1%次氯酸钠可快速杀灭各种致病菌和病毒,并能去除根管内坏死组织产物。 
      
      
      2%氯己定对革兰阳性菌和白色念珠菌有较强的杀菌能力。 
      
      
      AAPD推荐使用1%次氯酸钠和(或)2%氯己定溶液交替进行乳牙根管冲洗,能够快速杀灭细菌,去除代谢产物以及坏死组织,有效地提高乳牙根管治疗成功率。 
      
      
     
 
     
 
      
     传统的乳牙根管消毒药物包括甲醛甲酚和樟脑酚,但两者对根尖周组织刺激性大,易诱发根尖周组织的过敏反应,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已逐渐弃用。
 
     
 
      目前,氢氧化钙糊剂、氯己定凝胶、三联抗生素糊剂(甲硝唑、环丙沙星、米诺环素)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普遍。 
      
      
      氢氧化钙糊剂具有杀菌活性较强,生物安全性好,刺激性小,有持续消毒作用,使用方便等优点。 
      
      
      氯己定凝胶具有较长时间的杀菌活性。氯己定和氢氧化钙结合用于根管消毒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 
      
     
    
 
     
    传统的乳牙根管充填材料有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氧化锌碘仿糊剂、氢氧化钙碘仿糊剂(Vitapex)和抗生素糊剂等。
 
    
 
    目前,儿童口腔科应用最多的是Vitapex糊剂,具有消毒、防腐、杀菌,促进根尖周组织愈合等作用,有较高的临床和影像学成功率。
 
    
 
    有研究发现,Vitapex糊剂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在乳牙根管治疗成功率方法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Vitapex糊剂有专门的加压输送器,更易进入弯曲或细小的根管,并且不需调配,极大地减少了操作时间。
 
    
 
     
     
    1、吸收速率快于乳牙根管的吸收,会导致根尖部形成细菌通道,引起牙根内吸收;
 
    
 
    2、可能造成乳牙滞留,引起继承恒牙异位萌出。目前,国内外尚未见降解速度与牙根吸收速度一致的材料,因此更优良的乳牙根管充填材料亟待研究和开发。
 
    
 
     
     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全身应用抗生素都受到持续而广泛的关注。 
     
     
    
 
     
     过度使用抗生素易出现耐药性并促进耐药菌株的产生,而口腔科医生的处方中存在泛用及误用抗生素的情况。 
     
     
     
     
     当感染只是局限在牙髓或牙周组织中,患儿没有感染的体征(如发烧、面部肿胀)时,不推荐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使用应仅局限于发热、严重的面部肿胀及发生术后感染可能会造成严重后遗症的患者。 
     
     
     
     
     
    1、成功:无自觉症状,瘘道闭合,无叩痛,咀嚼功能良好,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根尖周暗影消失;
 
    
 
    2、失败:出现牙根病理性吸收;自觉症状无减轻,原瘘道未闭或并发急性根尖周炎,X线片显示根尖暗影未缩小。
 
    
 
    
 
    
 
     对于乳牙根管治疗失败的患牙,需寻找并分析原因,根据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及时拔除。 
     
    
   
  
  
 
 
声明:本文转载于<牙医帮>,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违规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望大家理性判断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