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因冠状动脉病变复杂,或侧支循环丰富,其心电图急性缺血性改变微小、隐匿且不典型,临床极易误诊或漏诊。
现介绍我院诊治的不典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改变患者1 例诊断过程,该患者应用心电图拇指法则早期识别了急性心肌缺血表现,以期为临床医师提高对类似患者的重视提供帮助。
病历摘要
患者女,54 岁,2024 年7 月12 日因“胸闷伴上肢不适4 h”就诊于当地社区医院,无气促,无胸痛心悸,无恶心呕吐,无黑矇晕厥等不适。
完善常规心电图检查后,该院请我院心电图室会诊心电图。

心电图示(图1):窦性心律,V1 导联T 波直立,V2、V3 导联T 波高大,Ⅱ、Ⅲ、aVF、V5、V6 导联呈ST-T 改变,QRS 时限、PR 间期、QT 间期、左室电压均无明显异常。
根据心电图拇指法则结合患者主诉,考虑V1 导联T 波直立及V2、V3 导联T 波高尖并不是非特异性心电图表现,高度怀疑为急性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遂嘱当地社区医院将患者转诊至我院急诊。
患者到达我院后查体:体温36.7 ℃,心率97 次/min,血压120/83 mmHg,心律齐,心肺听诊无殊。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急诊予完善常规心电图检查、血象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
复查心电图示:V1 ~ V4 导联ST 段较前进一步抬高。
血象检查结果:肌酸激酶7.57 ng/mL,肌钙蛋白0.67 ng/mL,肌红蛋白75.40 ng/mL,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
床边旁心脏超声示:患者左室壁运动节段性异常伴左室收缩功能正常值低限。拟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予完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示:患者冠脉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左前降支分出第一对角支后闭塞,左回旋支远段30% ~ 40% 狭窄,右冠状动脉近中段弥漫性病变,最重处85% 狭窄;经定性比较分析测量,提示病变复杂、狭窄严重。
考虑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复杂,遂分次手术,分别在7 月12 日于前降支植入药物支架1 枚,7 月15 日于右冠状动脉植入药物支架2 枚。
术后患者恢复TIMI 血流3 级,且胸闷症状明显缓解,肌钙蛋白逐渐下降。
7 月16 日复查心电图示(图2):前间壁及前壁T 波由直立、高大转为正负双向及倒置(图2)。

术后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依折麦布片口服降脂稳定斑块,酒石酸美托洛尔片0.5 片控制心室率,并予肝素抗凝。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准其出院并嘱门诊随诊。
讨论
心肌缺血心电图的拇指法则,是以V1 导联T 波直立情况为基础,结合其他心电图改变快速识别急性心肌缺血的方法。生理情况下,T 波方向应与同导联主波相同,且心前区导联的T 波应同R 波呈逐渐递增的渐进性,故多数正常人的V1 导联为T 波倒置。当发生急性心肌缺血时,心前区T 波渐进性失衡,V1 导联的T 波变为直立或双向。
临床上,当V1 导联出现T 波直立或双相(尤其是新近出现),在排除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和左室肥大后,应考虑急性心肌缺血的可能。
刘元生[1] 对符合拇指法则的心电图特征进行了总结:
① V1 导联T 波直立(或先正后负型直立);
② V2、V3 导联出现T 波直立或双相;
③ 其他包括V1 导联T 波倒置伴ST 段及J 点抬高、V1 导联出现T 波直立及ST 段抬高(伴或不伴J 点抬高)、V1 导联T 波对称性倒置。
拇指法则是一种简单而重要的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线索的方法,刘晓英等收集了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77 例,分析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心电图V1 导联T 波直立改变情况的关系,将符合拇指法则心电图特征的定义为V1 导联T 波阳性,明确V1 导联T 波阳性能够有效诊断急性心肌缺血。
本例患者为不典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改变,回顾其首诊心电图,V1、V2、V3 导联可见直立、高大的T 波,符合拇指法则心电图特征,但由于其不伴明显的ST 段抬高,极易被漏诊。
同时,注意下壁导联(作为前壁导联的对应性导联)出现了ST 段下斜型压低,其是提示前壁存在急性心肌缺血的另一种心电征象。而对应性导联的ST 段压低会早于缺血区导联ST 段抬高出现,因此对应性导联ST 段压低是早期发现急性心肌缺血的另一有意义的线索。
此外,对应性导联ST 段压低提示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广泛(多支病变可能性大)、心功能损害较严重及预后不佳,需要临床医师引起重视。上述心电图改变结合患者主诉胸闷伴上肢不适感,高度提患者存在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患者确为严重的三支病变,存在左前降支分出第一对角支后闭塞,左回旋支远段30% ~ 40% 狭窄及右冠状动脉近中段弥漫性病变(最重处85% 狭窄)。
本例患者应用心电图拇指法则及对应性ST 段压低的心电线索,准确判断出不典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改变,使患者能获得及时的诊治,改善预后。
由于多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复杂(多支病变)或侧支循环丰富,临床极易误诊或漏诊。
因此,学习以往未被认知的急性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如心电图拇指法则),抓住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的重要线索,对于临床医师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师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END-
声明:本文转载于<朱晓晓心电资讯>,以上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