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7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心血管年会暨第十二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CSC&QICC 2018)于浙江省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
本次会议是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每年一次的全国性心血管病学术盛会,是对一年来我国心血管病防治与科研成果的检验,也是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公共学术交流平台。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大会执行主席王建安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大会主席葛均波院士进行致辞。葛均波院士在致辞中指出,要强化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建设,并介绍了各自目前的注册情况。
王建安教授主持开幕式
在中华医学会的领导之下,要继续推进心血管领域一带一路项目建设,成立培训基地、专家委员会,培养专科医生,建立良好的国际交流协作关系,引进国外先进的经验。推动中国专科医生体系建设,在世界心脏病日、全国高血压日和心肌梗死救治日进行科普宣传。
葛均波院士致辞
本次大会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们齐聚杭州共襄盛举。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伟航教授也进行了致辞。近年来,在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和创新技术研发应用方面,浙江的心血管专家教授作了很多探索,取得很大成效。特别是王建安教授带领的团队,在这方面取得很多突破性工作,部分技术和产品取得国内和国际影响力。
马伟航教授致辞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成立40多年来,在历届主委的不懈努力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学科组织架构日期完善。
本次会议参会中外代表已超过8000人,回顾历史,自1978年在太原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以来,经各位专家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无论是参会人数、学术质量、会议规模均具有质和量的飞跃,会议影响力已由国内逐渐扩展到世界范围。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饶克勤教授致辞
此次会议在内容上深度整合,共同回顾和检阅过去一年我国心血管疾病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介入、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肺循环疾病、心血管病影像和血栓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关注康复、急重症、护理、代谢性疾病、精准心血管病学等交叉学科和学科热点,重视人才培养,为年轻才俊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
大会形式生动,交流模式多样化,学习内涵丰富,为参会人员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良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