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20届欧洲骨科与创伤协会联合大会(EFORT)已经于2019年6月5日在葡萄牙里斯本盛大开幕。为了让大家尽早学习最新的骨科学术资讯,好医术特派编辑前往报道。会议期间会持续为大家报道最新会议内容。今天我们来一起来讨论——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要点!
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关节翻修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伴有关节疼痛疑似假体周围关节感染的患者,需要进行系统且高效的评估和诊断。
诊断对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有一些病人有着明显的症状,有明显的疼痛、发热等化验室指标的异常,这种病人的诊断难度不大。
关键是低毒感染的诊断,其临床症状不明显,化验又不是特别偏高,往往介于正常的高线。其症状可能在术后的三年内出现,这种是感染诊断的难题!
那么微生物学来说有什么特殊呢?我们可以根据其发生率,其中格兰仕阴性葡萄球菌和厌氧菌是常见的低毒感染的细菌。
目前的几种诊断方法包括:术前的外观相(红肿)X线表象、实验室检查,关节穿刺,以及超声波震荡检查。
其中病史的采集十分重要! “出院介绍信里面的重要信息”包括治疗的方式,抗生素的选择,疼痛的出现,炎症的出现,以及相关的一些风险因素: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以及翻修的次数等等。
CRP到底有没有用?
根据文献的回顾,CRP的敏感性不足,在78个关节置换培养阳性的病例中,其中CRP<8的26个人群中,发现有感染,33.3%的感染率,其中16个位低毒感染。
文献报道,CRP低于10的时候大约36%的确诊率。
有的时候临床的检查也很能说明问题。
从一张X线里,我们也可以得到很多关于感染的信息。一些水泥假体一年内出现的松动等常意味着存在感染。还有一些其他检查比如骨扫描,核磁扫描等等,都可以从不同层面来反应感染的情况。
关节穿刺活检通常难以穿刺到关键组织,细菌主要在股骨柄的位置形成生物膜而进行大量繁殖,很少在关节腔里。其培养的敏感性大于在52%,特异性较高98%, 但需要注意是否存在细菌污染的情况。
另外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细胞计数,哪些细胞计数重要呢?
主要是看淋巴细胞和中性粒,不同的研究给出了不同结论,如图,作者比较推荐应用白细胞大于2000,中性粒大于70%来进行判断,但细胞计数并不总是管用,病人合并风湿、创伤、窦道等可能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结果。
术中诊断:组织培养,最少需要取3个部位,最好5个部位进行培养,不要用棉签!培养最好10-14天,大约敏感性可到60-80%。如果配合超声震荡后的培养可以增加敏感性。
组织病理学也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可以使用。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下目前慢性感染的诊断流程(具体如图),以及一个目前的诊断标准。
关节感染是关节置换的最严重的并发症,关节感染的诊断十分重要,需要全面了解诊断的方法,合理应用,才能不漏诊。
本文为好医术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果你想把你的临床诊断,治疗经验,与更多的骨科同道交流分享,让更多的人看见你,更多的人获益,欢迎投稿给我们!医无止境,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会以另一种方式被这个世界铭记。投稿邮箱:sherry.hu@haoyishu.org